商标分类 商标服务 文章资讯 联系我们 (+86) 139 2371 1962
首页 > 文章资讯
“乐拼”凉凉,就是“乐高”的大胜利吗?
May 20,2022 | 类目:

原作者/wink  来源/预言家游报(ID:yuyanjiayoubao) 


今日,上海警方通报,4月23日成功侦破了“乐拼”涉嫌侵犯“乐高”品牌著作权案件,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捣毁生产、包装、仓储等窝点3处,流水线10余条,缴获生产模具90余块,说明书近20万份,包装盒20万余件,成品“乐拼”玩具63万余件,涉案金额逾2亿元。

image.png

这是全国首例侵犯“乐高”玩具品牌著作权案,实际上乐拼与乐高的纠纷由来已久。从2016年乐高正式起诉乐拼,到2018年乐高胜诉获赔,再到2019年的乐拼侵权案件侦破。有人认为这是乐高在版权市场的胜利,有人觉得这是对国内仿乐高类积木的毁灭性打击。预言家游报梳理了乐高三年多的维权路,乐拼案至此,虽然看起来是乐高站在了胜利的节点,但其实背后存在着玩具市场版权界定不清、国内侵权成本低、盗版市场消费大等更多隐患。


复盘乐拼乐高纠纷


在复盘前,还是正式介绍一下两个主角。乐高LEGO于1932年创办于丹麦,由于其可玩性很强,又具有设计感,成为风靡全球的最火爆的塑胶积木。乐拼LEPIN,注册生产均在广东省汕头的国产玩具品牌,通过翻模复刻乐高设计的玩具,据本次的办案民警介绍,乐拼团伙2015年就开始复刻,2016年将产品上市。通过四种销售途径,一是外销出口目前已发现售至俄罗斯和德国,二是内销国内实体店,三是大型线上购物平台例如淘宝京东,四是移动端例如微信闲鱼和抖音,乐拼的售价只有正版乐高的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二。


image.png


凭借野蛮的国内渠道、远低于乐高的价格、迅速的盗版生产速度,乐拼的全盘抄袭和高调引起了乐高的注意,2016年9月22日,乐高在官方指南网站发布消息,并向全世界的RLUG(Recognized LEGO user group)发布邮件,告知已经正式对乐拼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已经受理。


image.png


这场官司果然是一次持久战,直到2018年9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颁下终审裁定版权书,乐拼败诉,并应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移除侵权的乐高标志、移除未注册的「NexoKnights」标志、移除不适当的相关广告文章,并移除在社交平台上的侵权内容。向乐高赔偿1500万元。相比每年亿级的销售额,1500万的罚款显然不痛不痒,乐拼改了包装上的logo,继续着自己的玩具生意。



image.png


2018年11月5日,乐高中国在微博中宣布,收到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对四家生产和销售乐拼积木的公司作出的胜诉判决书,法院认定这四家公司侵犯了乐高集团的多项著作权并实施了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法院的判决书,汕头市美致模型有限公司等四被告抄袭乐高集团18款积木、多件乐高®小人仔的立体造型及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应当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法院判决内容包括四被告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展览或以任何方式推销侵权产品的行为并赔偿乐高集团的损失约人民币450万元等。



image.png

连续两次的败诉似乎早就为乐拼的敲响了丧钟,但乐拼却并没有停下他的脚步,两年官司期间也持续生产了多款盗版乐高产品。2018年10月,上海警方针对“乐拼”涉嫌侵犯“乐高”品牌著作权事件立案侦查,并于2019年4月23日摧毁涉嫌侵权的犯罪团队,接下来他们将接受法律的审判。


事件背后,脆弱的玩具知识产权面临挑战


2018年乐拼的两次败诉,都会掀起网友们对于「乐高和乐拼到底哪个好?」「仿乐高玩具是否侵权」等的讨论,甚至在百度乐高吧和乐拼吧,也会掀起正版用户和盗版用户的交锋

image.png

这次乐拼被一锅端之后也不例外。有网友在贴吧上发出乐拼被抓“大快人心,喜大普奔”的消息,也有不少网友在乐拼吧求证、询问是否要囤货,或者表达惋惜。

image.png

还有一些网友在“国产积木吧”展开了键盘运动,明显暴露出正版盗版鄙视链的优越。

image.png

目前乐拼玩具已经陆续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下架,官方网站也已经无法进入。部分其他仿乐高玩具也自行下架避避风头。

image.png


回顾了整个事件并综合网友的反应,或许本次乐拼案将成为国内打击盗版玩具的标志,具有历史意义,但对于乐高或者和乐高一样的玩具厂商,这只是一个开始。


首先,在国内关于侵权的界定比较复杂。如果把乐高的知识产权粗略分为零部件设计、拼接方式和图纸设计(包括IP授权合作)的话,国内仿乐高类颗粒积木的品牌有大大小小几十家,生产厂商更是不计其数,网络上甚至出现过“仿乐高类”积木的排名,GUDI、星钻、启蒙等80、90后小时候的启蒙积木都榜上有名,但实际上被乐高起诉并败诉的只有乐拼一家。究其原因,是乐拼在产品上完全使用乐高图纸复刻,并在生产速度和渠道上强于乐高,直接分食了乐高同款产品在国内的消费市场,形成来利益冲突才引起乐高追责。而仅就颗粒积木的设计和拼接方式这种时下玩具类通用玩法来界定侵权与否,乐高并不具备胜诉信心。在零部件的设计上,虽然乐高近几十年一直持续在国内申请一些发明授权的专利内容,但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是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对于已经创办80多年的乐高来说,最高20年的保护期并不长。而玩具组件这种需要简单又符合人类使用习惯的设计肯定会大同小异,真计较起来专利归属,反而会有被驳回的风险。这也是乐高在两次起诉乐拼,都只是针对品牌和特定款式的设计起诉,而不是针对基础零件和玩法本身起诉的原因。

image.png

而对于乐拼来说,即使面对起诉,也依然勇往直前的原因自然是侵权成本低,有足够大的市场和不可详细追溯的销售额来平衡即使败诉的罚金。对于国内玩具市场来说,乐高这种动辄数千元的玩具,是大多数家庭消费不起的产品。乐拼用仅十分之一的价格,满足了消费者“体验”乐高同款的需求,从消费端来说,虽然版权意识薄弱、支持盗版的行为是错误的,但乐拼类玩具依然是刚需,也就助长了侵权行为的发生。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乐拼倒下了,面对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利润空间,依然会有另一个乐拼出现,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image.png

不止乐高,此次乐拼案,也有不少其他复刻、高仿国际玩具品牌的山寨厂商被网友们提及,近年国内兴起的潮玩市场,也有不少厂商进行高端潮玩的翻模复刻。日本知名玩具厂万代(BANDAI)在2018年6月起诉国内玩具厂龙桃子并取得胜利,龙桃子由于仿制万代的高达模型被判罚190万的罚款,其相关负责人被判入狱3年零6个月。本次乐拼案相关负责人的判决也将会为后来的抄袭者带来更大的震慑效果,但玩具市场的维权路依然脆弱而备受挑战。



标签:

上一篇: 智利公布2021年专利和商标申请人排名
下一篇: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指南》连载二
标签分类
商标
专利
版权